2011年10月24日由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大会在苏州隆重召开,会议主席由美国农业部微量元素科学家Gary Banuelos教授,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林治庆博士,和中国环境科学院段宁副院长担任,我校尹雪斌博士担任本届会议的组委会主席。张淑林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还有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安徽省、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相关领导。
与会学者约12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20个国家,40余个高等研究机构,包括农业、环境和医药等研究领域。报告专家中,海外专家占2/3,涵盖该领域大部分最具影响的科学家,是国际硒研究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硒是一个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随着人类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人们饮食中的微量营养,通过保障微量营养摄入,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为中国科学院创新2050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其国院士带领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负责制定了《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该书已经将农产品的营养化和功能化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赵其国院士还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做了《中国功能农业:现在和未来》的主题报告。
我校科研人员在硒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利用中国硒资源蕴藏丰富的优势,在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上做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这些工作丰富了国际硒研究和硒技术应用,受到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次大会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前会议论文集《Selenium: Global Perspectives of Impacts on Humans, 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已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助于加强我校科研人员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也将进一步提高中科大在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
我院陆晓奇同学荣获第二届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
在第二届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国际会议上,苏州市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陆晓奇荣获大会评选的最佳学生论文奖。陆晓奇撰写的论文题目为“Selenium content loss and speciation change of higher selenium cereal during different cooking process”,研究报道了人工强化条件下,谷物中硒在不同烹饪条件下的稳定性,是农产品和食品硒强化的重要基础。本次会议共收录了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另一获奖者来自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