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首届年度会议于苏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主办。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顾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张元亭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教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所长王强斌研究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副所长周连群研究员、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王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仪器学院执行院长赵立波教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教授参会。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褚家如教授,中科大苏州高研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屠兢,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州高研院副院长倪瑞出席,共同探讨当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院士致开幕辞。葛院士分享了他回国后发现心血管支架价格昂贵、百姓难以负担的现实问题,并介绍了自己在制造支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他介绍了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的创立历程,提出了“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的口号,强调了医疗器械创新的重要性。葛院士对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的发展寄予厚望。
(图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致开幕辞)
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褚家如教授致开幕辞,向在场的各位院士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强调了需求导向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则,呼吁共同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医工交叉新项目,引领研究生培养改革方向,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随后,葛均波院士和褚家如教授为到场的各位专家颁发聘书。
(图注: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褚家如教授致开幕辞)
(图注:葛均波院士和褚家如教授为到场的各位专家颁发聘书)
随后,执行院长潘挺睿教授汇报了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工作,包括研究院的建立策略布局、高端人才引进、科研团队建设以及学术成果科研进展等方面。他提出了CAMP-X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了结合国家健康2030战略布局和科大新医学新工科规划,将资源布局到重点科研方向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以科研引领、创新驱动来取得在医疗器械的新突破。
(图注:执行院长潘挺睿教授工作汇报和副院长徐晓荣教授学术汇报)
在学术汇报环节,潘挺睿教授介绍了柔性离电触觉传感技术在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领域的应用规划,着重指出了下一代血压监测设备和可穿戴技术在生物力学参数监测方面的发展趋势。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嵘教授介绍了“血管化器官工程”中构建多尺度、可再生、可灌注的血管网络的重要性。他提出综合工程原理、人工智能设计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并利用生物调控促进血管生成,为未来血管化器官工程提供了关键方向和方法。其他与会的青年老师杨亮特任研究员、叶海航特任研究员、王慧枝特任副研究员、刘鹏特任副研究员、申书伟特任副研究员等,分别就可穿戴技术在数字骨科的创新应用、生物芯片与精准医疗、手术智能导航、医疗器械标准化平台、生物医疗器械先进制造等领域进行了专题汇报。
(图注:各专家进行科研氛围浓厚的圆桌讨论)
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和委员们在听取了教授和青年教师的学术汇报后,就学科方向与布局、人才培养与引进、重大项目筹备以及医工交叉与转化等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展开了一场科研氛围浓厚的圆桌讨论。葛均波院士以自身团队科研的经历激励青年教师,强调在合作中注重团队主导项目,兼顾个人发展。张元亭院士、顾宁院士和徐卫林院士对青年教师的课题进行点评,强调攻克科研难题需要时间积累。王金武院士对徐晓嵘教授的“血管化器官工程”表达了浓厚兴趣,同时对工程方法解决生物问题提出一些见解。赵立波院长、陈新院长和王平主任表示支持,并指明了高校和医院的合作方向。王强斌所长和周连群所长分享了纳米所和医工所的经验,对研究院的发展寄予期望。最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挺睿教授感谢各位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指导。
会后,潘挺睿教授带领各位院士和专家学者们莅临苏州高等研究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的各个实验室进行了参观,各位院士和专家们对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的科研实力纷纷表示赞赏。
本次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首届年度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科大医工融合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深度研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融合与转化,为医疗器械创新和医学科研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专家们的宝贵见解将推动医工交叉、科研方向与布局、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教师的交流促进了科研和创新的碰撞,学术委员们对青年教师的鼓励将成为他们攀登学术高峰的强大动力。期待着在这次会议的启发下,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能为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源头创新和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中国科大苏高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将在学术委员会的引领下,积极联手国内知名医院、龙头企业和科学院所,坚守医工产学研相互交叉、多元技术深度融合的理念,围绕心血管、生物力学、中医药医疗器械三大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共铸我国医疗器械创新的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