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八届“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大2023年科技活动周拉开帷幕。本次科技活动周主题为“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苏州高研院作为活动分会场,共组织了4个科普点17项科普活动。本次活动是苏州高研院首次举办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实现了历史突破。
在唯真楼报告厅,中国科大党委常委、苏州高研院执行院长褚家如教授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周少华教授带来了两场精彩的科普报告。褚家如教授以《仰望星空 探索宇宙》为题,讲述了浩瀚宇宙的前世今生,鼓励同学们时常仰望星空,勇于探索宇宙奥秘;周少华教授分享了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科研过程中的有趣小故事。现场中小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做着笔记。
在知行楼,软件学院人工智能科普点设计了智能机器人小课堂,并穿插了家庭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沉浸式体验环节,吸引了大批小朋友。现场的人形机器人可感应语音指令和动作,并触发问题对答、讲故事和跳舞等情感交互行为。家庭服务移动机器人展示了室内空间中机器人通过视觉和激光进行地图构建和导航的行为,直观还原了扫地机器人背后的原理,演绎了未来服务机器人的生活场景。值得一提的是,以四足机器人为代表的特种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可实现奔跑、急转弯平衡、直立舞蹈、后空翻等动作,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在至善楼,先进材料科普点向公众展示了神奇的超疏水仿生材料和高效净水装置等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茶壶贴壁漏水、鞋袜被雨水沾湿等困扰,仿生材料实验室介绍了受荷叶出淤泥而不染启发的仿生超疏水涂料,并将其应用于布料、鞋袜、水杯、小船等物品上,展示出优异的疏水性能,现场的互动引起了小朋友们强烈的研究兴趣。苏州市水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演示了自主研发的过硫酸盐高效净水装置,该装置通过构建钴锰氧化物纳米颗粒高效活化过硫酸盐产出高氧化性活性中间体能够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
在明德楼,此次开放了智能诊疗实验室和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在智能诊疗实验室,通过实物展示,让小朋友们认识和了解到3D打印、蓝藻微包裹和多模态成像等前沿科技。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展示了使用高精度介观SCAPE技术拍摄的活体斑马鱼影像、CT影像展骨、手术视频动作识别以及VR手术室等内容,并通过人体模型向同学们介绍了人体大脑、心脏等器官的基本构造。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领到了小礼物。
此外,本次科技周活动还特别设计了“走进科大”科普点。通过播放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微电影,让学生们了解老科学家科教报国、以身许国、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和爱国情怀,感受“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科大精神。
走进科学,播种希望。本次科技周活动在科研部的精心组织和70多名教工和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引导和配合下,苏州高研院共吸引了苏州市近500名幼儿园、中小学生以及家长进校参观,2000多名社会公众通过线上观看直播,同时科大定点帮扶渠道组织了阜阳颍东、贵州松桃、安徽金寨等地区1200余名中小学生在线上进行了收看。扬帆起航,苏州高研院将举起科普的旗帜,未来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科学盛宴。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Koznfkn1eMr1Lor7L9F1ZQ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cVayuoKAQH4Ws6EUEzfL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