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
-
肖老师的艺术人生——634大师兄肖建国人物专访
按语:中国科大苏州校友会理事会在2021年初制定了工作规划,正式启动“科大人在苏州”人物专访计划。本计划将遴选一批在苏州这片热土上耕耘多年的中国科大资深杰出校友,展示其人生履历和社会成就,刻画其个人风采和精神面貌。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发掘和持续报道,以校友群像…
按语:中国科大苏州校友会理事会在2021年初制定了工作规划,正式启动“科大人在苏州”人物专访计划。本计划将遴选一批在苏州这片热土上耕耘多年的中国科大资深杰出校友,展示其人生履历和社会成就,刻画其个人风采和精神面貌。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发掘和持续报道,以校友群像方式,全方位展示广大在苏科大学子的家国情怀、人生担当、奋斗成果和生活印迹,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团结校友、激励后辈、继往开来,为大苏州地区的科技、经济、教育和文化事业继续做出应有贡献。
本计划将持续数年、有序开展,也希望更多年轻校友加入采访记者队伍。对于开展本计划的更多意见和建议,可通过校友会理事会秘书处向我们反馈。感谢科大苏州高研院、在苏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
本次推出专访第一篇——《肖老师的艺术人生》。
肖老师的艺术人生——634大师兄肖建国人物专访
肖老师在演唱
第一次见到肖老师,他笑盈盈地给我们开门,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模样同我之前在照片里见到的并无二异,而且更让我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和。我本来紧张的心,顿时放松了下来。肖老师的家布置得十分雅致,同我心中艺术家之家的预期不谋而合。经过几句简单的寒暄,我们开始了这次专访。
肖老师在家中庭院,2021年10月17采访当日拍摄
“莽撞小子”与科大结缘
肖老师与科大的故事起源于他的哥哥。
肖家兄弟姊妹五个,他排行第二,上有大他两岁的哥哥。哥哥当年高考第一志愿是科大,但并未被录取,最终去了复旦数学系。两年后,轮到他高考了。高考结束填志愿,因为没有老师指导,自己也不懂填报技巧,所以他的高考志愿填成这样:
第一志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志愿:清华大学
第三志愿:复旦大学
三所学校没有任何梯度——这意味着,如果落榜科大,他很有可能就读不了大学。回想起那段经历,肖老师说:“我这个人也有点莫名其妙,我就在想,凭什么科大这么难考。” “我当时真的是很笨”,肖老师这样自嘲。但就是因为这份“笨拙”,赌着哥哥当年落榜、必要一较高下的气,这个“莽撞小子”叩开了科大校门,成为634(近代物理系)的一名大学生。
那年,苏州荷花刚谢,桂花未及盛开,这位江南水乡的懵懂少年,踏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只身赶赴北京求学。没有大件行李,只有随身小箱,承载着一个年轻人两弹一星的梦想。
谈起科大,有两件事令肖老师印象深刻。科大当年并不富裕,学生也大多出身寒门,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学校会在考前一段时间为学生免费发放咖啡。另外,有些学生来自南方地区,来学校时连棉被都没有,只带着一张席子,甚至还光着脚。看到这种情形,郭沫若校长自己掏钱,为那些学生置办棉被和棉衣。考前一杯温热咖啡,冬日一床柔软棉被,科大以自己的方式带给学子温情的关怀。
科大创立以来,制定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式。“每个系的系主任基本上都是研究所的所长。比如华罗庚是数学系的系主任,钱学森是力学系的系主任。而且科大的老师都非常尽职尽责,这些已经拥有突出科学成就的老师仍然会给学生上基础课,我们也经常能够在校园里见到他们。”说到这,肖老师突然眼睛亮了,给我们讲起了当年和刘达书记打乒乓球的趣事。那一刻我似乎能够透过肖老师的眼睛,看到他眼里科大的模样,是那般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在科大求学的日子里,肖老师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学生。但实际上,肖老师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即便后来已经毕业8年,他仍能够站上讲台执教高等数学。能够有此实力当然一方面源于个人努力,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学校对于基础课的重视。而这一点也是科大人颇为自豪的共识。
1968年肖老师从科大毕业,他与科大的故事仿佛从毕业那一刻戛然而止。直到1992年,儿子的高考志愿表上也出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让孩子也去科大读书时,肖老师连连摆手:“他报科大可不是我干预的结果。当年他高考时,我和他妈妈商量,让他读一个苏州本地学校,这样离家近。但是他一心想脱离我们的掌控,自己主动填报了科大,最终被科大物理系(2系)录取。”讲到这,肖老师思索了一会,接着说:“我想,为什么他会选择报科大呢?可能也有我的一定影响,他可能觉得自己的父亲是科大毕业,所以他也要去科大读书。”儿子的“科大人”身份,重新牵起了肖老师与科大的联系。后来在科大60周年校庆时,肖老师和儿子参加了苏州校友会发起的倡议,共同为学校里的一张石凳捐赠了刻有“同门桥梓历享科大人文”的铭牌,寓意父子师出同门。肖老师与科大的两代情缘似乎有些阴差阳错,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一种冥冥中的注定。
科大60周年校庆肖老师和儿子为石凳捐赠的铭牌
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毕业之后,肖老师被安排到位于山东济宁泗水县的工农机床附件厂工作。此去经年,他任职过很多单位,也走过很多地方,但仍清晰地记得到泗水县吃的第一顿饭:“我们第一次在那边的饭店吃饭,当时的情景是,人在桌子前的板凳上坐着,猪啊、狗啊这些动物就在桌子下面跑。”工作期间,厂里的老员工还总拿他打趣:“核物理专业是学什么的呀,怎么来这工作呀?” 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思想差异让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多少有些不适应。但当我们问到,毕业后的这份工作是否有落差感的时候,肖老师这般回答:“没有落差感,当时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就是国家的一块砖,就要听从国家安排。既然来了,就要把工作做好。”就这样,在泗水这个小县城,肖老师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八年。
在山东工作期间,肖老师因为理论知识掌握得扎实,讲话风趣幽默,还曾在山东大学做过兼职教师。在山大的这段教书经历,也给他后来调任苏州之后担任职工大学教师带来了优势和便利。肖老师喜欢用命运这个词来感慨自己的过往。回想过去,他总觉得一路走来都是服从国家的安排,被命运推着走,似乎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但若不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走过,又怎会得到命运的平白眷顾?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既然生活没有选择余地,那就埋头前进吧。
再到后来,改革春风吹大地,肖老师被苏州市抽调到深圳大学,学习外贸知识并到香港考察。回来之后,他参与苏州市轻工业合并转型工作,统抓香雪海冰箱公司、长城电扇公司、春花吸尘器公司和轻工贸易公司的统一运营和销售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集团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发展蒸蒸日上,还曾登上《解放日报》。但也是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当时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当认知突破边界之后,思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重新调回机关工作后,肖老师反而难以适应。后来,52岁的他选择了提前退休。
肖老师生活照
肖老师总是谦虚地说自己的经历乏善可陈,不值一提。“没发生过什么故事,也没发生过事故”,肖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但是“没发生过事故”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就。工作的那些年,肖老师看到过人性的阴暗面,也经历过身边的人因贪腐落马。因为我小时候接受的都是正统教育,人性比较善良,不热衷于追求金钱,更加注重精神世界。人立于世就要守住底线,做到取之有道”,肖老师如是说。采访进行至此,我不由得想起了肖老师宅中庭院里种植的那池莲花。人世间诱惑太多,能够抵住诱惑,保持清醒和单纯,尤为可贵。
青春焕发的晚年生活
肖老师退休之后,一直在利用着自己的音乐特长发挥余热,既担任苏州市银色交响合唱团的指挥又是苏州美音组合女子合唱队的技术指导。在科大校友会的文艺活动中,肖老师当仁不让,一直是表演节目的主力,为科大的校友活动增添了不少文艺气息。
视频:2020年科大校友年会指挥京歌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
肖老师现在归属苏州创元集团的老干部中心,担任退休七支部副书记。2013年初,围绕“如何让支部活动更具吸引力”这一主题,肖老师提出在每月支部活动时教大家唱支歌的倡议,得到了支委班子一致赞同。每月一歌成了退休七支部的一大特色,一直延续至今。提到这件事,肖老师自豪地说:“在教唱歌方面我有这份自信。我能用一刻钟的时间让一个没有音乐基础的人学会唱一首歌。”就在我们采访前不久,退休七支部刚刚组织过支部活动,这一次肖老师教大家唱的歌曲是《我的祖国》。
访谈期间我们聊到,为什么现在的歌曲没有过去的歌曲动听了呢?对此,肖老师认为,只有经过时间淘洗后沉淀下来的音乐才能称为经典。过去也有不好听的音乐,由于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都被淘汰了。所以我们现在才觉得老歌经久不衰,回味无穷。
音乐沙龙排练现场
苏州创元集团的退休七支部是一个被音乐环绕的支部,除了每月一支歌活动,他们还会开音乐沙龙,探讨与音乐相关的话题。肖老师给我们举例,在音乐沙龙里,他们会专门开设课程讲授如何唱好卡拉ok。“唱好卡拉ok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有些人对卡拉ok不屑一顾,觉得不专业,上不了台面。但实际上很多歌手都是唱卡拉ok出身的。在我小的时候,唱歌能够有乐队伴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卡拉ok真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说着,肖老师起身邀请我们参观他的“音乐室”。他指着一台十分有年代感的点唱机告诉我们,这是2002年他为了唱歌花费4万块抱回来的宝贝。“如果当年有现在的卡拉ok技术,就不用做这么大的投资了”,肖老师笑着说。
肖老师家里的音乐设备
提起科大的校友会,就不得不说一下肖老师和他的“阳光分会”。“阳光分会”是科大苏州校友会为肖老师这样高年资科大老校友组织的。想到“阳光分会”里的这些老校友,肖老师亦是感慨万分。“阳光分会”还有一段往事,在80年代的时候,科大也建立过一个校友会,但是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最后校友会的校友们也都失去了联系。后来“阳光分会”成立了,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遗憾。肖老师一直记挂着“阳光分会”的老校友,他说:“他们这些老同志都是非常天真善良,年轻时也都过得清贫,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校友会能够多多体现对这些老同志的关怀。”
肖老师还非常热心公益,作为苏州创元集团“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带领队里成员利用五一、重阳等节日到福园敬老院、怡养老年公寓等为老人们表演节目。2020年肖老师荣获“苏州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又被推选为“江苏省百佳离退休干部党员”。似乎退休之后,肖老师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快意人生。他笑着评价自己的生活:“早期是没有自主性的,但是从选择提前退休开始,反而体现了自主性,开始有一些人生的追求。”肖老师的退休生活,我们了解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是个中精彩,已经能够见微知著。就像“阳光分会”的名字一样,肖老师的晚年生活正如阳光一般,重新焕发着青春光彩。
视频:国庆70周年在公园指导《我和我的祖国》快闪
肖老师获得的证书和奖杯
音乐是一片世外桃源
肖老师的生活中,音乐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话题。同大多数理工男不同,肖老师的身上自带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文艺气质。肖老师出生在一个戏剧之家,父母、叔叔都是资深京剧票友。戏曲的沃土让音乐的种子在这小小少年的心中慢慢扎了根。肖老师本人也极具音乐天赋,年少的他对音乐感兴趣,但是家里请不起老师,所以他就自己摸索学习。中学时就能够拉京胡,吹笛子。那时正巧他家楼下有间琴室,他最爱的事情就是跑去听琴师拉京胡。只在旁边默默地听,并没有直接讨教,但耳濡目染之后,慢慢地就会拉京胡了。而笛子则完全是自学成才。那段时期肖老师参加了苏州市的少年之家,还曾到苏州广播电视台去参加演出。有意思的是,到高中时,国内上下开始流行样板戏,楼下的琴师看不懂简谱和五线谱,反而开始来向肖老师请教乐理知识。
进入科大之后,肖老师对音乐的热情不减,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民乐团,又因为音乐能力出众,被推选为民乐团的副团长。民乐团带给了肖老师很多快乐。他回忆到,不但学生喜欢听戏,科大的老师也喜欢。老师也参加了京剧乐队,认真地配合他拉京胡。音乐消除了师生隔阂,快乐溢于言表。对此,肖老师有些害羞,笑着说:“我当时读书不怎么用功,反而一下子就扎到了音乐里…也是挺没出息的。”肖老师在科大学习的第四年,国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他不愿卷入派系纷争,遂与一群志同道合、热爱音乐的同学成立了沙家浜兵团,一心致力于排演样板戏。在这段动荡时期,音乐俨然成了他的避风港。
毕业后肖老师被分配到山东工作,当时厂里的人也喜欢听戏。厂里有些人会唱吕剧,有人会唱京剧,有人会打鼓板,再加上肖老师会拉京胡,七拼八凑,全厂齐动员,竟然排出了整台京剧样板戏《沙家浜》。肖老师在厂里把乐队做得风生水起,极受欢迎。以至于后来科大的“回炉”计划邀请他返校学习,厂领导都坚决不放行。肖老师说:“因为我是乐队骨干,没有我戏就没办法演。厂里人都不愿意让我离开。”我们戏称,肖老师是一位被文艺工作耽误的学者。现在退休了,肖老师仍然活跃在文艺活动的第一线。我们问他,退休之后是不是带领合唱团、艺术团参加了很多比赛。肖老师摇摇头说:“我们很少参加比赛,我们只是单纯喜欢音乐,平时在湖边唱唱歌,去活动现场做个演出就可以了。参加比赛会有竞争压力,音乐就不纯粹了。”
肖老师做合唱指挥
如今年逾古稀,音乐是肖老师最热爱的东西。每每提到音乐,肖老师的情绪都非常高涨,眼睛里仿佛闪着光。肖老师告诉我们,最近他在研究用电吹管模拟人声演奏《沙家浜》。在此当口,我们力邀肖老师现场演奏一曲,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回荡在房间里,悠扬婉转,余音绕梁。曲毕,肖老师还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分享他之前的演出视频,现场其乐融融。
视频:专访现场肖老师演奏电吹管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就像采访中肖老师说的那样,他的人生一直在遵从国家的安排,为国家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但是与旁人不同的是,对肖老师而言,他的人生还有一条暗线——音乐。肖老师自己也说:“音乐之于我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谁能想到小的时候喜欢的东西,到老了仍然会这么喜欢呢?”
音乐是肖老师的一片世外桃源,能够让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安宁;能够让他保持清醒和纯粹,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能够让他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