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
-
冉宏宇博士的创业江湖 ——905级校友冉宏宇人物专访
按语:中国科大苏州校友会理事会在2021年初制定了工作规划,正式启动“科大人在苏州”人物专访计划。本计划将遴选一批在苏州这片热土上耕耘多年的中国科大资深杰出校友,展示其人生履历和社会成就,刻画其个人风采和精神面貌。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发掘和持续报道,以校友群像…
按语:中国科大苏州校友会理事会在2021年初制定了工作规划,正式启动“科大人在苏州”人物专访计划。本计划将遴选一批在苏州这片热土上耕耘多年的中国科大资深杰出校友,展示其人生履历和社会成就,刻画其个人风采和精神面貌。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发掘和持续报道,以校友群像方式,全方位展示广大在苏科大学子的家国情怀、人生担当、奋斗成果和生活印迹,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团结校友、激励后辈、继往开来,为大苏州地区的科技、经济、教育和文化事业继续做出应有贡献。
本计划将持续数年、有序开展,希望更多校友加入采访记者队伍。对于开展本计划的更多意见和建议,可通过校友会理事会秘书处向我们反馈。感谢科大苏州高研院、在苏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
本次推出专访第二篇——《冉宏宇博士的创业江湖》。
冉宏宇博士的创业江湖——905级校友冉宏宇人物专访
从读书期间的学霸,到博士毕业后的硅谷精英,再到如今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贝昂科技创始人,冉宏宇博士的精彩人生背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就像公司的名字“贝昂(beyond)”一样,他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梦想,带着“让清新空气吹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使命昂首挺胸,一路走来。
“科技报国”的种子深植于心
冉宏宇毕业于石家庄一中,从小就对物理具有浓厚兴趣。读书期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数学、物理一直位列班级第一,还获得过河北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的殊荣。冉家二老都是四十年代出生的老党员,他们对冉宏宇采用十分正统的中国式教育,“国家排第一,社会排第二,家庭排第三,个人排最后”。冉宏宇就这样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科技报国”的种子,从小就对天文物理感兴趣,希望用其所学、切实造福国人。
1990年的夏天的高考,17岁的冉宏宇取得了河北省理科前几名的傲人成绩,在知名学府清华、北大和中科大之中,冉宏宇考虑再三,选择了中科大。当时坊间流传“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科大在全国的分数线是最高的。“那年入学大概600多学生,科大所有的班加在一起,科大占了全国1/3的高考状元”,冉宏宇这样回忆。
一直对天文感兴趣的冉宏宇在选择专业时误打误撞选择了近代力学,“本来以为近代力学是与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有关的物理学科,没想到进学校以后才发现它是一个工程学科”。然而,这次与儿时梦想背道而驰的选择却引领冉宏宇走向了另一片广阔绿洲。科大的近代力学系的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冉宏宇的老师们也大多都是钱学森院士的弟子,他们继承了钱学森院士“三严”的教学作风,以一个成熟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课程很难,考试更难。
在科大的日子里,冉宏宇和所有同学一样,都过着三点一线的“不要命”式的学习生活,吃饭、上课、自习、睡觉往复循环,为了考GRE可以背下整本英文词典,为了解一道数学题可以一天不吃不喝。“我们原来在科大的时候,做一道数学题就是要把它做出来,哪怕不吃不喝不睡觉。我把这个难题做出来了,会有一种很强的幸福感,实际上可能在外人看来这个东西一点价值都没有,但是你自己获得的这种认同感是很强的”,冉宏宇笑着回忆道。也正是科大这种严苛却简单纯粹的学习氛围使得他的知识基础打得十分牢固,而更为重要的是刻苦钻研做学问的精神使他获益匪浅。课堂之中,钱学森院士的传奇故事被老师们广为流传,学习之余,冉宏宇也会翻阅钱学森院士的传记以及钱学森导师冯卡门的传记。在钱学森身上,冉宏宇看到了一个科学家为国效力、志在强国的胸怀和担当,他想要追随他的脚步,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辰,为照亮人类前进的路做点什么。
1995年,冉宏宇再一次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为他的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十分顺利地拿到了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三所世界名校的全额奖学金。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选择了三所学校中名气相对最小的加州理工,而原因正是因为这是钱学森院士的母校,钱学森曾和他的导师冯卡门在这里一起开创了火箭时代。加州理工的规模虽小,全校学生仅2000人左右,却是世界上诺贝尔奖得主密度最高的学校。“当时我们那里的其他美国学生,有从普林斯顿毕业的,有从MIT本科毕业的,也有从康奈尔本科毕业的,来自中国的100多个学生也都是北大、清华、科大的尖子生,他们可以说都是天才”。美国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完全不同,中国的学生虽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的是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美国教育更为注重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实用性。尽管在加州理工的日子里冉宏宇常常面对朋辈竞争、学业压力和文化差异的压力,但勤能补拙,美国的教育模式使他更加完善了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分析能力,而这也一直影响着他后来的职业生涯以及生活。
从硅谷精英到回国创业的华丽转身
2001年从加州理工毕业后,冉宏宇选择在硅谷工作。硅谷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创业气氛浓郁,聚集着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人才。谷歌、雅虎、脸书等均出自于此,无数天使投资人期待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伟大企业在这里诞生。冉宏宇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约有150人的中小型公司TESSERA,看似职员不多,但却都是来自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斯坦福、牛津大学等名校的精英。TESSERA的商业模式是将知识产权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卖给大公司,以少数人力撬动最大商业价值。公司的商业模式十分新颖,工作氛围却轻松自在,“我们在美国公司可能每天认真工作有个三四个小时就够了,剩下的时间大家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周末什么工作的事都不用想”。看似轻松且高薪的工作却让冉宏宇开始陷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在美国社会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会被定性,大家一般会认为华人就是适合于做技术方面的工作,而做不了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一直只做技术,最后从一级工程师做到二级、三级、四级工程师,好像不是我想做的”,意识到这一点的冉宏宇开始寻求改变。
2006年,当乔布斯在Macworld上从一个纸质办公信封中取出苹果第一代超薄型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时,惊艳四座。在当时,从来没有这么纤薄小巧的笔记本电脑,极简的设计、近乎完美的做工,让人不禁惊呼这是来自未来的产品。但正是由于MacBook Air的极致超薄,也就带来了其散热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一般传统的散热技术完全无法容入机身,当把它放在大腿上,不出多久就会感受到强烈的灼热感,冉宏宇所在项目组就在那时接手了乔布斯给出的这一难题,也是在那时,冉宏宇认识了太太章燕。
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组研发,他们试图通过用电场来空气电离的方式来解决其散热问题,尽管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MacBook Air散热,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性”副作用。空气分子一旦电离之后,会变成强有力的“吸尘器”,吸附电脑周围大量灰尘,从而弄脏电脑内壁。因此,这一技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辛辛苦苦研发了这么久的技术就这样付诸东流吗?冉宏宇和章燕心有不甘,他们开始思考这样的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空气电离的吸附力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吸附一般吸尘器都无法吸附的微小颗粒,而这不正可以满足空气净化领域的需求吗?”一个新的思路在他们的脑海中诞生,而这也正是如今贝昂科技“双极猎尘”净化技术的雏形。
2007年,回国探亲的冉宏宇和章燕开始探索中国市场,他们发现相对欧美来说,中国的空气净化器领域一片空白,市面上大多数空气净化器均是针对欧美的空气质量设计的,中国人需要符合国情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空气净化器。回到美国后的冉宏宇夫妇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在自家车库进行技术研发。2009年,“双极猎尘”技术原型研发成功,也是在这一年,冉宏宇团队的项目入选了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计划,就这样,冉宏宇和太太章燕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来之前,我们其实也看了不同的地方,但总体感觉还是更喜欢苏州,感觉苏州这边人文气息比较亲切,有足够舒适的城市生活又有很好的自然景观,住惯了美国的‘大农村’,我们不太喜欢人太多的地方。”于是,带着回国生活的向往和创业的满腔热情,冉宏宇和太太章燕说服了周围几个科学家,一起辞掉了年薪数十万美金的工作,卖掉了美国的房子,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回国创业的征途。他们给自己的公司起名为“贝昂”,从英文“beyond”音译而来,寓意超越自我,超越梦想。他们期待贝昂科技能够像自己的宝贝一样茁壮成长,昂首挺胸地向前走。
追梦路上的一波三折
创业的漫漫征途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光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团队人员均是世界名校毕业的博士,但创业路上别人所碰的壁他们一个也没有少遇到。在国外生活近14年的冉宏宇夫妇回国后面对的是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适应国内的商业环境则成为了他们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如何与投资人打交道?如何与别人互换资源?如何吸纳人才?如何调解公司内部矛盾?”这些往日里他们从没思考过的问题都在日日夜夜地困扰着他们。从技术人员到公司领导者的转变对于工科出身的冉宏宇来说并不容易。而令冉宏宇夫妇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信心满满的产品会面临卖不出去的窘境。
2011年,贝昂科技第一台无风机空气净化器正式上市,它无需更换滤网,噪音低,净化效率更是主流净化器的20倍。然而,前期研发已经花光了冉宏宇团队的全部积蓄,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无法发出,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产品由于知名度不高,并没有被市场认可,一度也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创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咬牙坚持,熬过山穷水尽才会迎来柳暗花明。2012年,微博刚刚兴起,“北京PM2.5”的热搜一下子使全民意识到了我国的空气质量问题,民用空气净化市场也在这一年迅速升温,贝昂科技迎来了转机。2013年,贝昂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增加,贝昂科技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然而,就在公司刚刚步入正轨之时,2014年又一棘手难题摆在冉宏宇面前——贝昂的3到5项专利均遭全球空调龙头企业侵犯。一个三四十人的创业期小公司面对巨大威胁,冉宏宇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而如何打赢这场战役则只能运用巧劲。借此机会冉宏宇团队撰写了一篇题为《谁偷走了海归的创新报国梦?》的公开信,随即引起了巨大反响,无数同行纷纷响应,表示感同身受。冉宏宇也迅速委托律师提起专利侵权方面的法律诉讼,“被巨无霸公司强取豪夺我们不能怕,当然我们也一定要真凭实据,要确确实实的理直气壮!” 风波过后,转危为安后的贝昂走得更为稳健,公司员工因为这场与巨人的博弈变得更为团结,他们更为坚定了作为“贝昂人”的初心。公司之外,贝昂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场战役认识了贝昂,被贝昂高科技无滤网的产品所征服,更被这群有着纯粹“科技报国”梦的年轻人所打动。
冉宏宇和公司员工探讨空气净化技术
如今的贝昂科技走过风雨,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光辉时刻。贝昂科技的净化器产品曾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健康之星”、中国设计“红星奖”等诸多奖项。2017年,冉宏宇带领贝昂进军全球市场,产品覆盖范围触及美国、墨西哥、俄罗斯、韩国、日本、菲律宾等60多个国家。走进贝昂公司,“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呼吸”的标语映入眼帘,标语旁边的照片是一个个孩子开怀大笑的稚嫩面庞,这是每一个贝昂人一路走来为之努力的目标,也是冉宏宇夫妇创办“贝昂科技”的初心。武汉疫情初期,贝昂火线捐赠大批抗疫物资到武汉多家医院,疫情刚刚结束,学校复工复学,贝昂再次捐助一批净化器给苏州工业园区的幼儿园和小学。谈到这些,冉宏宇说:“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家最基本的理念,做企业肯定是要回馈社会的,在我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会尽力多做一些能帮助社会的事情。”
贝昂科技的生产车间
有他们在,生活永远阳光明媚
贝昂科技的茁壮成长也见证了冉宏宇和夫人章燕的爱情之路。同是“学霸”的他们相识于乔布斯的MacBook Air散热项目,他们曾一起在硅谷的车库苦思冥想钻研净化产品,也一同承担着回国后创业的种种压力。他们一同坚守着作为科学家那份纯净的“造福人类”的梦想,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肩并肩携手将梦想照进现实。当被问到创业路上的艰辛如何挺过去时,冉宏宇的脸上露出了温馨笑容:“其实还好,我是跟我太太两个人共同创业的,她是个很全能的人,我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遇到这么多的困难谁能来帮你,很多时候其实你并不需要一个人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只是需要一个人告诉你她在这里,你的勇气就会增加很多”。一个人能同时拥有事业和生活上的知己是人生一大幸事,幸运的是,冉宏宇遇到了章燕。
冉宏宇和家人
如今的冉宏宇夫妇除了拥有“贝昂”这个宝贝,也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他们会在父亲节为爸爸亲手绘制贺卡,会和妈妈一起偷偷为爸爸准备生日惊喜,然后按捺不住一不小心提前“剧透”,也会担当“贝昂科技”的“小小代言人”,为贝昂产品拍摄宣传视频,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件产品的功能。他们兴趣广泛,喜欢弹琴、做手工、研究兵器,还会参加喜马拉雅“小主播”的比赛。他们和当年的冉宏宇一样,有着小小天文梦。冉宏宇带他们去看《中国机长》,他们学会了唱“我爱祖国的蓝天”,并在心里埋下了当飞行员的种子。
受到求学时美国教育影响的冉宏宇夫妇十分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他们会在儿童节送给孩子们望远镜,带他们上飞行员培训课,和他们一同看日食,给他们讲相对论背后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教育是习惯于在框架里的思维方式,你看到一个东西,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几个正确答案,我们在其中选一个,但这个其实只适合于考试。世界不是这样子的,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答案让你选择,世界要你自己寻找那个答案。”工作不忙时,冉宏宇夫妇最为享受的就是亲子时光,他们会带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每周会带孩子从文化长廊一直跑步到月光码头,冬日里会带孩子去滑雪场感受速度与激情,也会驱车380多英里从北加州到南加州赴友人家里的圣诞夜大餐,并在半路带孩子们看看自己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他们牵着孩子们的手一同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也在陪伴着孩子共同寻找属于他们的人生答案,正如冉宏宇所说,“有家人在,生活便永远阳光明媚”。
冉宏宇带领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
冉宏宇和家人一起参加金鸡湖人才家庭日活动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冉宏宇的学霸人生背后是脚踏实地和咬牙坚持,“科技报国”的种子从在心中埋下到慢慢发芽再到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他纯粹地坚守着“让清新空气吹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理想,而坚守带来的也必定是累累硕果。2021年是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的企业家也必将扛起新的责任,“我觉得作为中国企业家,我们要有站上世界舞台的胸怀,我们国家现在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条件了。我们要有这种目标去让自己的产品技术改变全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冉宏宇坚定地说。